許多女性朋友有痛經的困擾,痛經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,其發生的原因不相同,今天聊聊年輕女性朋友常見的原發性痛經。原發性痛經多發生在25歲以下,通常自初經開始就有痛經的現象,以後幾乎每個月都會痛。 症狀: 原發性痛經的特點是在月經期間出現反覆、痙攣性、中線下腹部疼痛,雖然疼痛通常在中線下腹部最強烈,但一些患者也會出現下背或大腿疼痛。疼痛從月經來潮開始,並在12至72小時內逐漸減輕。可能出現的其他症狀包括噁心、腹瀉、疲勞、頭痛和全身不適。
發病機制: 原發性痛經,主要是由於在月經一開始時,從子宮膜釋放的前列腺素造成子宮劇烈收縮,導致子宮缺血所引起痙攣性的疼痛。
中醫治療痛經,減少服用止痛藥的劑量
中醫在治療痛經的時候,主張“痛時治標,不痛時治本”,平時就要治療,而不只是在經期用藥。
經期治療以止痛為主,選用一些活血化瘀,加上溫經散寒的中藥。另外,據現代藥理研究,有些中藥能降低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,緩解子宮痙攣收縮的作用,因此止痛作用十分明顯。
非經期的用藥於月經後開始,連續服用至下次月經前。原發性痛經發生在較年輕的女性,中醫認為可能是因先天不足,肝腎虧虛,所以治本大法是補肝腎,調氣血。雖說是先天不足,但常見的是合併有後天失調的狀況,所以還要加上一些補脾藥。
如果您發現月經痛的止痛藥已經愈吃愈重了,建議您可以採中藥調理,改善體質,減少止痛藥的用量。
|